千山为东北最古老的梨区之一,是北方重要的秋子梨产地。而千山脚下市场上常见的香水梨、安梨、木梨、麻梨、平梨等均属于该种。而最为著名,栽种也最为广泛的南果梨就是秋子梨中最为优良的品种。
记者在中会寺看到的这两株树是千山景区中最年长的梨树代表,树龄均超过300年。其中最大的一株树身胸径为69.5厘米,其上生三大主枝,树高10米有余,冠幅超过20米,树的枝条遮盖面积约0.5亩,枝上已结满果实。这两株古树接出的品种为香水梨——千山的香水梨独树一帜,色泽金黄,口味甘甜润泽。历经百年岁月沉淀,这株古梨树依然花繁叶茂、硕果累累、泽养后人,如此弥足珍贵的馈赠,被当地人称为“福果”。
林业专家孙忠诚告诉记者,作为秋子梨家族中的一员,南果梨是一种偶然得来的天然杂种实生苗,自生于千山南麓的对桩石十亩沟的东南坡上。和扫帚松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是雷击,也许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期的自然演替下,逐步形成了特殊品种。另外千山的古梨树多为庙产,寺庙管护,起源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之所以能长期保存下来,除了是经济果树广为栽种之外,主要是寺庙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一套稳定而严密的封禁管护制度,因而保存了众多的古梨树。
不过,千山景区的百年老梨树,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衰产期。近年来,在千山生态森林资源处的指导下,古梨树恢复了强壮的树势,焕发出生机。相关部门还为百年老梨树建立档案,量身定做“身份牌”,给古梨树全部挂牌。
对千山当地人来说,古梨树不仅是当地的名片,更是千百年来每一代人心中的温情记忆。春天,与梨花相伴;夏天,在梨树下纳凉;秋天,以梨当食;冬天,挖窑藏梨,以梨换粮,展望下一年的丰收。在梨树的成长轨迹中,当地人也在不断地繁衍传承。为了守护古树传承,当地人把漫长的坚守,转化为科学的管理。他们研究并梳理当地的土壤、水文、气候等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世世代代耐心守护。
全媒体记者 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