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丹瑶)13日,由市精神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举办的2022年度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在立山区中华小学举行,现场发布浦言思奇、田芳瑜等23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此次发布的23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有的勤奋努力,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拔得头筹;有的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无私奉献;有的传承红色基因,讲述英雄故事;有的多才多艺,奋发向上……全方位展现了鞍山“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风貌。
获奖代表、市第51中学八年十四班于昊权说,获得荣誉是他下一段努力的开始,将承担起“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努力学习、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中华小学三年三班贾魏择表示,今后会继续努力做小小志愿者,和妈妈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别人,做雷锋式好少年。
近年来,市精神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通过选树、宣传身边榜样,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弘扬时代新风,争做时代新人,活动开展至今共推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260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后,市精神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将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
上门听证 案结事了人和
本报讯(姚晓滨 常程 全媒体记者 谷石巍)“感谢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我今后一定遵纪守法,认真悔过,争取为社会作贡献。”11日,在台安县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故意伤害案上门听证会现场,犯罪嫌疑人杨某、刘某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2022年8月,犯罪嫌疑人杨某与同村邻居发生口角时,用木棒将其头部打伤,经司法鉴定为轻伤二级。同年5月,犯罪嫌疑人刘某与邻居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持铁锹将其打伤。两起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认真审查,发现两名嫌疑人和受害人并无恩怨,均因邻里琐事产生纠纷,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考虑到案发后,两起案件的嫌疑人均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真诚悔罪,取得被害人谅解,故决定依法拟对两起案件的嫌疑人作不起诉处理。
由于涉案当事人年龄偏大、腿脚不便,为进一步传递检察温度,打通为民司法“最后一公里”,台安县人民检察院决定邀请政协委员、司法局干警、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担任听证员,“零距离”上门听证,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分别介绍了两起案件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情况,全面阐述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理由,详细说明了拟不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听证员们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经过仔细评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对这两起案件的拟不起诉的处理意见。两案的当事人均表示对案件处理意见无异议,双方尽弃前嫌。
此次公开听证会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开到“家门口”,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有效化解了邻里间纠纷矛盾,更是通过听证会以案释法,引导教育群众要依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携手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公开听证会是促进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检察办案质效,强化诉源治理的一种好方式。一年来,台安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应听尽听”为原则开展检察听证50余次,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用听证赢公信,将检察权的行使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彰显了法律权威,体现了检察温度,让司法的阳光照进人民群众的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