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科技自立自强“钢铁脊梁”

本报评论员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坚守海洋装备材料研发生产一线,勇攀钢铁科学技术高峰,矢志不渝追逐“钢铁强国”梦想,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用优秀业绩书写忠诚与担当,铸就科技自立自强的“钢铁脊梁”,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学习榜样。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时隔一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心系“国之大者”,厚植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的家国情怀,秉承自立自强、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坚定接续奋斗、聚力前行的必胜信念,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牢记嘱托,在科研道路上感恩奋进、勇毅前行。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善打硬仗的科研团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围绕新一代船舶及深远海空间未来产业新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装备应用新技术开展攻关,突破一个个技术壁垒,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鞍钢是一块英模辈出的热土,鞍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先后涌现出“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等英模人物,涌现出全国“时代楷模”李超,辽宁“时代楷模”刘娟、张贵斌、滕启刚等先进典型,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英模群像,为鞍山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这些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山人,也在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的科研事业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个团队的科研人员根植时代沃土,奋战科研一线,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用严谨科学的态度、敢闯敢试的勇气、拼搏进取的精神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这种潜心科技攻关、矢志为国奉献的精神,正是鞍山城市精神的赓续与弘扬。

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的科研发展实践证明,成功之道,贵在坚持。只要我们锚定目标,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坚持创新赋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鞍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给我们打了样,树立了标杆。我们要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坚定必胜信念,激发昂扬斗志,聚力攻坚克难,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当前正值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的决胜季、冲刺季,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鞍钢集团海工钢科研团队为榜样,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在狠抓落实中比能力、比干劲、比担当、比实绩,让崇尚实干蔚然成风、干事创业活力奔涌,在比学赶超中向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奋力实现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