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苏仲闯)“我今天又拿来一些废塑料瓶,再加上以前的积分,够不够换瓶酱油?”20日,台安县新台镇德生村村民王影带着攒下的可回收废品,来到村里的环保小超市。每月20日是德生村“环保小超市”集中兑换日,村民们可以将自家可回收利用的废品拿来兑换成生活用品。
从2019年3月开始,为推进垃圾分类,德生村推行可回收垃圾积分制,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近5年来,全村共回收40余吨可回收垃圾,兑换了价值6000余元的商品,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再利用,百姓也得到了实惠。目前,德生村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制回收再利用的经验已在台安县得到推广。
德生村紧邻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麦科湿地的核心区,为保护湿地一方净土,2019年,德生村率先实行乡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发放分类标识牌、设置分类垃圾桶。可仍有一些村民嫌麻烦,执行不彻底,于是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广泛宣传身体力行,让村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村民也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好处。
为做好长效机制,德生村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爱心超市,村民可将日常垃圾进行预分类,将可回收利用的废品送到垃圾回收站,村里按垃圾数量进行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牙膏、牙刷、盐油等日用品,村委会则将废品进行统一处理或出售,所得利益用来购置日用品,反哺回报村民的环保行为。“上次1.8吨废品卖了230多元,这些钱都用于超市上货了。”环保小超市负责人于峰表示,这种做法既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又实现了垃圾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