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1月中旬,2023年“安全用药月”活动正式开启。本次活动主题为“安全用药 健康为民”。结合一年来的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2023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全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药品安全三年攻坚行动。重点对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重点类别药品购销流向开展核查,加强疫苗、血液制品、集采药品等重点品种及网络药品经营等环节风险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参与回收和销售“回收药”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11月15日,全地区累计监督检查疾控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132家,血液制品经营企业598家,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突出重点环节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鞍山市现有药品经营企业1801家,其中包含血液制品经营企业单体店612家,开展网络药品销售业务企业629家,各级医疗机构2709家,各级疾控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132家。年初,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地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所有监管对象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结合企业经营范围、上年度监管及处罚情况等,动态调整了全地区药品风险分级监管清单。针对上年度监管工作中发现问题较多、多次被投诉举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经营血液制品和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设置较高风险监管级别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同时,突出重点在全市范围对麻精药品采购储存、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购销管理、执法药师在岗履职等高风险环节开展数据核查,对存在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品种购销数量较大、执业药师注册信息存疑等情况,累计向各县(市)区局、执法队移交督办涉嫌违法违规线索175份,对48起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做出处理并监督整改。
对市场监管总局督办的黑龙江福瑞堂医药有限公司销售复方地芬诺酯流向异常线索,执法人员对辖区内2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多次检查,对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品种购销存管理相关环节进行深入核查。
持续推进重点药品品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在血液制品经营企业100%入网上传购销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督促推动全市涉及集采药品品种经营企业入网及数据校验工作。结合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加强血液制品、集采品种从合法渠道采购等环节管理。目前,对全地区612家血液制品类品种经营企业已完成监督检查全覆盖,检查中未发现从非法渠道采购药品、购销假劣药品等危害药品质量安全问题。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
全地区组织开展了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以医疗机构周边、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以药品购进渠道、疫苗储存运输等为重点环节,以医保高值药品、贵细中药饮片、抗癌药和肉毒毒素等药品以及特殊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为重点品种,核查票、证、账、货、款是否相符为重点内容,严厉打击伪造资质证明文件或票据购销药品、从不具备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购进药品以及为他人违法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药品经营行为。
结合今年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地区医疗美容机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重点品种购进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核查。目前全市有医疗美容诊疗范围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医疗美容机构共55家,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素单位29家,未发现从非法渠道采购使用医疗用毒性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地区累计已查处各类涉药违法违规行为284起,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1起,罚没款24.5万余元,向公安部门移送生产销售假药、妨害药品管理等涉药违法行为13起。
持续推进市级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充分发挥药品监督抽验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监督抽验过程中重点关注百姓关注度高、过往监督抽验不合格品种、检查中发现来源存疑有质量安全风险、易发生虫蛀霉变的中药饮片等重点品种。目前已完成药品抽样200批次,其中中药饮片45批次,中成药及化学药155批次,经检验暂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加强行刑衔接工作。与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备忘录》,持续加强药品监管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劣药品、违法销售未经批准的“性保健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对涉案产品开展认定并进行委托检验,年初以来已接到公安机关药品鉴定聘请书23份,委托检验样品5种,向公安机关出具药品认定意见书18份,认定违法药品19种。其中经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并移送公安机关的彭某、解某、叶某生产、销售假药系列案件,经公安机关调查已确认涉案数额达1100余万元。
组织开展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2023年鞍山地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了不良反应监测年度工作会议。对我市3家省级药品不良反监测哨点医院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医疗机构内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管理等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现场对工作人员不良反应报告收集和上报进行了业务培训。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