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海
不久前,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市民艺术夜校,通过在上海各个社区设立的25个分校和117个教学点,开始授课。舞蹈、戏曲、非遗等12个热门课程,报名时在60秒内就被抢光,高峰时段甚至有超过65万人参与抢课,而上课的学员,以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为主。一时间,市民夜校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去处。
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夜校是个陌生的存在。然而,夜校并非新鲜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通过夜校求知识、学本领,以弥补自身文化知识短板的情况非常普遍。如今,火爆的夜校主要是教授各种门类的艺术,这反映出年轻人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后,对于艺术审美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离开紧张的职场环境,更需要一种轻松、和谐、美好的氛围放松心情,而市民艺术夜校恰恰满足了年轻人的这种需求。如果说年轻人的需求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火爆的内因,那么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则是重要的外在因素。市民艺术夜校的课程几乎都是500元12节课,每节课90分钟,授课的老师有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艺术院团专业教师等。花这么少的钱,就能实现对自己全方位的提升,对年轻人来说这显然是极具性价比的一笔“投资”。
市民艺术夜校的持续火爆,对政府如何提供更充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夜校模式为此提供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样板。让市民夜校热成为一种常态,必须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能力与水平。相关部门要搭建更好的平台,在充分结合本地艺术特色、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场地和人员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精神文化需求和艺术传承发展的双向奔赴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