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保持战略定力 主动担当作为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今春以来,岫岩统筹兼顾谋发展,大干快上推项目,全力以赴抓好春耕备耕、项目开复工生产、招商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高质量发展,为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岫岩力量。

全力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

夯实全年丰收基础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不久前的一场春雪覆盖岫岩大地,有效增强了耕地的土壤墒情,为春耕生产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连日来,岫岩积极引导广大大田种植户趁着春雪消融、沃土松软,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全力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在洋河镇大集上,各种子化肥经销店纷纷将农资产品和小型简易农机具摆上集市,吸引很多农户前来问询并选购。在洋河镇农资经销中心,经营者黄任娇忙着招呼种植户查看今年的新品种化肥,并向大家介绍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向广大种植户推荐成活率高、抗倒伏性强的密植品种。“今年准备选新的品种种植,尽管价格成本稍高一点,但如果效果好,种出来的玉米颗粒饱满,总体算下来还是划得来的。”洋河镇葛家堡村村民李永民一边挑选新品种子,一边盘算着种植成本。

在黄花甸镇沙岗村、药山镇永泉村,多台大型农机正在轰鸣作业,所到之处一条条齐整的地垄沟应声而出,“铁牛”下地吹响了春耕号角。“我们将在3月末到4月初这段时间,把合作社的农机陆续派往各地作业,进一步助力岫岩的粮食生产工作,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为下一步春播打好基础。”黄花甸镇四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世海表示。

随着气温渐升,岫岩很多山地多、耕地少的乡镇农民也陆续扛锄下地,侍弄起零散地块,为春播工作做好准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今年的春备耕工作上,我村在选种、选地、育苗等方面做了大量功课,今年重点要围绕科学种植、田间管理、防灾防虫、施肥技术等方面开展全年粮食生产,我们有信心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起好步、开好头。”新甸镇合顺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利说。

据了解,今春岫岩围绕春耕备耕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及时召开春耕备耕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全面压实粮食生产任务。围绕耕地补贴、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5.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30.05万吨以上。同时,岫岩农业部门以政策落实为基础,以物资供应为重点,以组织协调为保障,以气象监测为侧重,以农业科技为引领,以农业执法为抓手,全力做到部署工作、农资保障、农机组织、生产信息、宣传培训、监督管理扎实到位。今年以来,岫岩已筹备玉米种子100万公斤,入户率99%;化肥4.8万吨,入户率96%;农药500吨,入户率80%。此外,为切实保障春耕机械化生产,检修农业机械800余台套,备足各类农机装备、配件及油料等,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同时,统筹组织农民合作、农机户与种植户签订作业委托合同,实施订单作业。根据各乡镇(街道)春耕生产时间的不同,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统筹、协调、调度作业机械,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截至目前,已达成意向合同面积十余万亩。为做好气象信息预测,岫岩相关部门紧盯土壤墒情报告,为农民及时传递生产信息。

目前岫岩地区的土壤湿度已达到饱和,地温与去年基本一致,春耕已于3月25日全面启动,玉米播种预计将从4月18日由南向北逐步展开。岫岩农业农村部门还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开展院地合作,加强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选用优良种子、高效化肥、农药等农资;科学选用保护性耕作等耕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今年已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300多人次,发放各种技术和宣传资料1000余份。此外,岫岩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近期还扎实开展了“农资监管”专项行动,坚决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现已检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10户,未发现售卖假冒伪劣农资现象,全力保障岫岩打好今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进一步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助企纾困

项目建设春潮涌动

百花竞放

鞍山众盛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年产20万吨饲料、1万吨预制菜和年屠宰4000万只肉鸡等全产业链项目目前正在办理环评手续,3月开工建设;岫岩风电15万千瓦项目的进山作业路及风机点位规划调整即将完成环评批复;九盛饲料项目选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年初以来,岫岩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开复工,大力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开复工项目18个,其中复工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7个。

今年,岫岩已确定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43个,总投资403.6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2.9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84个,总投资389.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92亿元。岫岩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4户,今年1至2月份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03亿元;工业用电量完成12.1亿千瓦时。目前企业开复工61家,开复工率95.3%;益佳宁矿业、盛矿矿业、瑞泰矿业3家企业力争在4月份恢复生产。

接下来岫岩将进一步强化工作调度,着力助企纾困,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开展“两深入、两服务”,帮助企业办理采矿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寻找市场订单,常态化解决用工等问题,确保企业尽早复工复产。加强运行监测,强化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预判工作,不断提高运行调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答好乡村振兴“优先题”

连日来,岫岩岭沟乡按照“村庄有人扫、垃圾有人运、沟河有人清、绿化有人护、路桥有人管”的要求,组织全体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干部、保洁员等300余人深入各自分管区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式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据了解,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以来,岭沟乡购买三轮车、家庭垃圾池等累计投入资金约20万余元。“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岭沟乡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抓住人居环境整治这个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全乡坚持机械、人工一起上,对全乡7个村的积存垃圾、河道、乱堆乱放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今年以来,岭沟乡共出动大型机械20台次,清理垃圾30余吨、整治河道35余公里,实现了村庄环境面貌的整体改善,乡村颜值不断提升。”岭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成涛说。

去年至今,在岫岩各乡镇街道村屯,如火如荼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一再掀起热潮。2023年,岫岩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考核中,被省评定为“较好”等次,获评全省积存垃圾清理效果明显县。岫岩实施的“三主一合”工作推进机制、“部门对口、行业考评、农办汇总、定期通报”考核机制,在辽宁省《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情况专报》第4期作为典型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受到省、市相关部门多次充分肯定。

岫岩制定下发《岫岩满族自治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同时,对全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从上到下的大力宣传,并实施了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全面实行“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机关干部包段,党员志愿者、保洁员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实现了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党群共治、户户参与”的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据了解,为保障岫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岫岩积极争取以奖代补项目资金397万元,购置小型垃圾收集车629台。岫岩共新增垃圾箱(池)2000多个,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设施保障。积极申报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储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2307.7㎡、排水沟1380米、人行路1000㎡、文化广场5000㎡、挡墙520米、路沿石200米、绿化2700棵;购置路灯300盏,垃圾桶12583个、垃圾箱1730个、勾臂垃圾车94辆。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岫岩累计出动各种机械及转运车辆17535台次,出动人员41382人次,投入资金1116万元;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5945吨、清理村内水塘1785口、清理村内沟渠6250公里、清理畜禽粪污3814吨,清理清运柴草堆、粪便堆、杂物堆7197余处。建设省美丽宜居村10个,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 个,入围鞍山市“最美乡村”5个,评选岫岩“最美乡村”10个。制定《岫岩满族自治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工作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完成省委第三巡视组常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共计清理2022年路边积存垃圾3.2万吨、违规倾泻河道内垃圾2.9万立方米。

据岫岩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人士介绍,2024年,岫岩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常抓不懈,大力做好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强化机制保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把常态整治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全面清理全域的生活垃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2024年岫岩将从土地出让金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960万元中,列支68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320万元作为6个“镇头村”、20个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资金,每个“镇头村”20万元,每个重点村10万元;360万元作为每季度考核排名前6名的奖励资金,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后续常态化巩固整治成果使用。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对接155个,落实项目资金4645.5万元。今年以来,岫岩全地区共出动车辆1500台次,清理垃圾20000吨左右,清理冬季积存垃圾5200吨。同时,在哈达碑镇、偏岭镇等地集中整治矿石尾矿渣乱堆乱放,共清理20余处,为常态化打好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特色养殖有前景

蓄势“鸵”起致富梦

在岫岩大房身镇和平村,村民往来路过26岁的养殖户张吉顺家,总要停下脚步向院子里望上一望,村里的孩子也常扒着墙头向他家院里看,只因张吉顺家养殖的鸵鸟已经成为村里一景。

三年前,张吉顺在网上看到鸵鸟养殖项目,随后投资一万多元,大胆引进了3只3公斤左右的非洲鸵鸟幼鸟尝试养殖繁育,没想到鸵鸟的抗疫病能力强,成长和孵化能力极强,被张吉顺养得膘肥体健,养殖量最多时达到了20只,帮他在大山深处闯出了一条特色养殖的发展致富路。

张吉顺介绍,现在他家仅卖掉的鸵鸟毛收益,基本就够得上养殖饲料的成本了。“养殖鸵鸟主要销售的产品是肉、蛋、苗,销售鸵鸟肉是一公斤100元,鸵鸟蛋每个卖150元,满月的小鸵鸟卖700元每只,成鸟售价按照实际情况卖3000元至4000元不等,主要是通过网上销售,产品最远卖到河北、内蒙古等地。当前这个阶段主要销售鸵鸟蛋,一只3年生的高产鸵鸟年产蛋量在50个到80个之间,前景还是挺可观的。”张吉顺说。

在岫岩,像张吉顺一样从事特色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岫岩依托天然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发展潜力,大力推动柞蚕、绒山羊等主导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具有岫岩特色的县域养殖经济。

在朝阳镇大岭村、杨家堡镇松树秧村、龙潭镇相信村、红旗营子乡矿山村等传统蚕业养殖基地和蚕丝产业基地,广大蚕业养殖户将长达290年的柞蚕放养历史传承至今,使岫岩拥有全国“柞蚕第一大县”美誉,更使柞蚕养殖业成为岫岩特色养殖产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岫岩通过规范柞蚕场轮伐更新、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推进产业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条等措施,不断促进柞蚕产业发展壮大,岫岩年柞蚕放养2万把,放养面积约16万亩,产量1.56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7.56亿元。通过柞蚕养殖产业,蚕茧、缫丝、蚕蛹等产品为制作酒类、饮品、药品、保健品、床上用品等产品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保障。目前,岫岩7家缫丝企业年经营加工柞蚕茧约4200余吨,营业收入约8.55亿元。

绒山羊也是岫岩特色养殖的一张响亮名片,岫岩前堡羊汤等相关岫岩名优产品更承借特色养殖的发展东风驰名省内外。近年来,岫岩围绕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持续发挥地方优势,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岫岩以境内3家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场及规模以上养殖场(户)为典型带动,全县绒山羊年饲养量23.16万只,存栏17.9038万只,出栏5.2516万只,羊肉产量764.9吨,产值7877.4万元,羊绒产值0.13亿元,饲养量在全省9个市(县)主产区位列第二,活体羊肉销往江苏、广州、福建、安徽、河南、浙江、上海等地。目前,岫岩境内拥有羊汤馆40余家,两家企业以真空包装模式外销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岫岩绒山羊的品牌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岫岩农业农村部门的科学引导与技术扶持,岫岩特色养殖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呈现出以柞蚕、绒山羊养殖业为主,林蛙、冷水鱼、非洲雁、蚕蛾、中草药猪等多种类特色养殖产业层出的良好局面。未来,岫岩将持续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持续做大做强现有特色养殖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深挖潜力,鼓励广大养殖户大胆尝试创新,拓宽养殖路径,实现养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为岫岩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三农”力量。

全媒体记者 赵宇泽


责任编辑:全鑫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