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鱼米之乡”中型灌区“焕新”进行时

6日,走进海城市温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二标段前双村刘坨站施工现场,只见铲车正将渠道内的石子均匀地推平压实,吊车在工人的指挥下,一体式水槽被精准拼接成一条“长龙”,工人则用标尺和水平仪正在找平,确保建设质量。工地上,挖掘机、铲车、泵车等大型机械与人员有序配合,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温香镇是海城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近年来,这里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灌区由于其灌溉渠道均为土渠,加之超期服役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率低,严重影响灌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用水需求。为推进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建设,综合提升灌区防洪能力、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海城市实施了温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整个项目分多个标段,刘坨站片区横向属于二标段,主要建设衬砌总长7195米的水渠,其中支渠衬砌2935米,分支渠衬砌4260米。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改造71座,其中,拆除重建渡槽7座、涵洞9座、水闸19座,农桥4座、分水口32处;灌区建设支渠流量监控点5处。”现场项目施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单位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同时,更是机械和人工一齐上,拉满建设进度条,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粮食安全这个天大的事情办好,水利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作为我省重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之一,温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5423.8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干渠衬砌2.831公里、支渠衬砌16.801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262座,安装流量监测点25处等。为加快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海城市水利事务中心持续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全面排查,对发现的建设程序不规范、未按技术标准施工等问题,积极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督促相关部门限时整改,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努力打造优质工程。


“预计该项目全部建成实施后,将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47万亩,灌区年节约水量1215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356万公斤,年新增效益1066万元。同时,灌区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海城市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竣工后,将在提高供水效率和效益、改善灌区灌溉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群众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前提起浇地的事儿就头痛,现在政府部门对水渠进行整修改造,远程输水看来肯定没啥问题,以后咱再也不用为稻田喝不上及时水发愁了。”望着曾经“脏乱差”的老渠道正逐渐改变成新型渠道的新模样,温香镇的水稻种植户们对水稻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作者:战风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