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忙 育出春耕“好苗头”

秧好半年稻,育苗是关键。清明节前后,正是海城市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海城“鱼米之乡”温香镇的广大水稻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适时开展水稻育苗工作,为水稻丰产丰收“开好头”。

4日,在温香镇白蒿村嘉腾家庭农场的育苗大棚内,大家正在分工忙碌,铺土、撒种、覆土,水稻育苗播种机几秒钟便可完成一块育苗盘的播种工作。随着机器的转动,一批批制作好的育苗盘被传送出来,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

“我们从3月上旬开始备耕,筛土、搭棚架等各项工作陆续展开。”农场负责人崔印引介绍说,水稻想种好,关键看育秧,必须早选种、选好种、育壮苗,才能有个好收成,提升品质。

今年,崔印引的嘉腾家庭农场将种植水稻500亩,清明节前后开始育苗,十天左右出苗后,“五一”期间开始泡田,现在棚内温度适宜,环境湿润,通风良好,为后续水稻培植提供了保障。

在前湖村宏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只见一条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正在作业,提前浸泡的种子从自动化设备内一粒粒落入基质盘,随后覆土、浇水。不一会儿,育秧盘就被流水线传送出来,再由工人搬运下线、整齐排列,等待秧苗破土而出。“相比传统育秧模式,流水线育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由人工育苗的每小时几十盘提高到机械育苗的每小时千盘以上,不仅节约了播种时间和用工成本,成活率、出苗率、整齐度也提高了。”合作社负责人杨宏飞表示。

多年来,温香镇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种植优质高产品种为基础,以绿色高效技术为抓手,充分发掘水稻产量潜力,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供给能力,实现水稻种植常年稳定在6万亩以上。在水稻育秧环节,温香镇还全力推进传统育秧向集中育秧转变,通过系统谋划、科学管理、智慧育秧,有效提高了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为推动粮食稳面增产、农业提质增效提供强力保障。

全媒体记者 战风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