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沟渠 气象部门提醒应对玉米渍涝

本报讯(张晓庆 全媒体记者马莉莎)7月下旬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277.6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预计7月31日至8月10日我市降水依然偏多,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提醒,当前,我市大部分玉米处于开花吐丝期,受频繁降水影响,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农田积涝,建议广大玉米种植户疏通沟渠、适时追肥、防控病虫,以减少损失。

7月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406.毫米,比常年同期(170.6毫米)偏多1.4倍,比去年同期(190.2毫米)偏多1.1倍。

7月下旬以来(7月21日-7月3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77.6毫米,比常年同期(58毫米)偏多3.8倍,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比去年同期(111.3毫米)偏多1.5倍。

7月下旬以来,全市出现多次区域性暴雨,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且部分地区降雨落区具有高度重叠性。造成部分农田渍涝,在低洼地块、排水不畅地块和沿河地块农田过水、渍涝尤为明显。

气象部门预计,7月31日至8月10日我市有4次强降雨过程,具体预报如下:

7月31日夜间:我市有大雨(25~50毫米),个别乡镇、街道有暴雨(50~10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最大风力7~9级;

8月1日:多云有小到中雨(5~20毫米);

8月4日:多云有中到大雨(20~40毫米);

8月6~7日:阴有大雨(25~50毫米),局部暴雨(50~100毫米)。

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提醒广大玉米种植户,应对玉米渍涝,建议疏通沟渠,排水降渍:在强降水来临前开好排水沟,保持沟渠通畅。低洼地块提前深挖沟渠,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备足水泵等装备、随时疏浚排水。雨后及时查田,积水地块加快清淤除障、架设水泵强排,减少植株水淹时间。有条件的地块可在雨后晴好天气中耕作业,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

适时追肥,促进结实:当前,我市玉米处于开花吐丝期,正是玉米养分需求高峰期,雨后养分容易流失,要适时追肥。适时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配施杀虫杀菌剂,提高群体灾后恢复生长能力。对处在玉米散粉高峰期受暴雨影响的,可在雨后晴好天气时开展无人机辅助授粉,飞行高度距冠层3米左右。

防控病虫,减少损失:玉米遭受积涝灾害后,生长较弱,抗逆性也减弱,易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选用适当药剂防治叶斑类病害和穗期病虫害。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