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反向旅游”新机遇

观 海

今年的国庆假期,不少人涌向了热门景点,但也有人避开热门景点和旅游高峰期,选择反向旅游。所谓反向旅游,是指刻意避开人流量大、商业味浓厚的热门景点,选择相对冷门、小众的目的地,远离拥挤的人群,不规划行程,也不急于赶路,而是沉浸于当地的生活节奏中。反向旅游重在体验与感受,以寻求一份宁静与闲适的度假体验。

如今,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很多人更加追求旅行的舒适感和松弛感,反向旅游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反向旅游的目的地,多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旅行者一般自驾或结伴出行,通过一些轻松、自在的方式,找到最舒适的旅行体验。可以预见,反向旅游的兴起,将为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旅游业发展提供新契机。

就目前而言,由于反向旅游刚刚兴起,部分游客到达目的地后,难免会有诸如“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市场不规范、收费标准不清、环境脏乱”的印象。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常态,将短期的“标签”打造成长期深入人心的“符号”,是摆在反向旅游承接地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一方面,这些市县若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找准地域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名片”。旅游已经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更加注重沉浸式、有乐趣的体验。因此,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开辟差异化、有创意、体验感强的赛道,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硬件建设,加强相关商业、服务业配套,在如何让游客进得来、住得好、便捷出行上持续探索。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以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必不可少。在注重情绪价值的当下,一个不舒心的小插曲可能破坏游玩的心情,而一份贴心的引导、一条整洁的街道,则会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让复游成为可能。

总之,反向旅游为一些市县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将“流量”变为“留量”,需要相关地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用优质的服务质量和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来打造自身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