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这一重要指示对我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鞍山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提升鞍山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构建鞍山文化建设新体系 形成全面振兴新合力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人文生态共同体。鞍山具有百年工业历史,素有“祖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鞍山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工业文化、英模文化、传统文化、体育文化等,鞍山新时代文化建设已呈现多元发展态势。站在新起点,鞍山应建立教育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康养文化“五位一体”的鞍山文化建设新体系,形成“文化搭台、产业调整、特色发展、品牌塑造、振兴突破”联动贯通的新合力,实现“文化-产业-社会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立足解决“一小一老”现实需求,带动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增进鞍山人民福祉,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为鞍山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文化支撑。
深挖鞍山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
传承工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鞍山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可依托鞍钢博物馆,通过开发工业旅游线路、创作工业题材文艺作品等方式,将工业文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通过“鞍钢宪法”传承企业文化,创作以“老英雄”孟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等英模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企业文化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挖掘历史文化,讲好鞍山故事。要加强对千山文化、温泉文化、岫玉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鞍山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制定同类文化资源统筹协调发展规划,形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一盘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挥刘兰芳、单田芳等曲艺名家的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鞍山评书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兴业态。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开发温泉酒店度假村,提供温泉泡浴、住宿、餐饮、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温泉文化产业核心业态。创建温泉主题公园,以温泉为主题,结合水上乐园、游乐设施、文化表演等,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加强鞍山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积极承办国家级、国际级文体旅文化交流活动,如千山梨花节、千山冰雪节、千山文化节、鞍山评书节等,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扩大鞍山城市知名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合作,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推动鞍山文化“走出去”。鼓励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和碳汇市场,发展特色文化贸易,提升鞍山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鞍山文化创新 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利用城市更新契机,打造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文化产业园区,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消费空间,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深化教育文化改革,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施市域产教联合,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为文化创新提供人才支撑。鼓励文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文化新质生产力。
创建康养文化新城,建立康养人才培养基地。服务鞍山老年事业发展,整合康养人才培养资源、康养产业资源、康养社会服务资源,努力建成全国康养文化示范城。建设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专业的养老服务。优化老年大学资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健康文化生活。开展老年旅游与农村休闲体验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馆、养生文化园等,开发温泉理疗、温泉SPA、温泉瑜伽等养生保健项目,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等需求。设计开发养生茶饮、保健器材、AI智能护理设备等具有康养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和养老服务产品,延伸康养文化产业链。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实现鞍山文化建设新突破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文化领域相关政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加大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盘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
加强文化产业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融入和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凝聚推动新时代鞍山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