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策略

韩晶玉

今年是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决胜之年,决战决胜,需要从鞍山传统制造业这个支柱产业上有所突破。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振兴鞍山经济的关键。

打造数字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

鞍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基础是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深化“双鞍”融合,以鞍钢为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龙头,通过鞍钢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羽嘉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集群内的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业务互通互联、技术支持、风险共担,共同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风险与挑战。

在集群内,形成从传统制造业到产业链到生态圈、从项目到平台、从产品到服务的一体化运营模式。这有利于集群内产业数字技术、数字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全面链接研发、生产、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推动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提升整体竞争力,为传统制造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协同发展

鞍山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短、协同效率低的问题,是制约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瓶颈。鞍山地方传统制造企业应借助鞍钢的力量实现突围。在持续提高鞍钢钢材本地加工率、供应链本地配套率的基础上,围绕精准招商、做优服务等方面发力。要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设置专项资金,尽快培育能够与鞍钢对接的产业链上下游地方大企业,并实现产业链内大中小企业相互补位、共同做强,进一步完善传统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提高关键技术自我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鞍山传统制造业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中低端,有很大一部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需要引进。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的影响下,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心。一方面在新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基础算力资源与应用能力融合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企业要进行技术中心升级改造,自主进行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及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此外,开展校企合作,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打造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带动制造企业加强开发和应用数字技术,加快从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变、从保障供应向价值创造转变、从服务共享向战略运营转变、从标准化信息化向数智化转变,推动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整体提升及竞争力的增强。加快协调数字化服务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传统制造企业,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给予扶持,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转型;对处于观望阶段,尚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引导其正确认识数字技术的重要意义,加快采用“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的智慧生产和智慧管理模式。加快数字技术引进,培育数字化服务商,为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智算服务,强化匹配的工业网络平台服务及数字技术支持。

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人才

培养数字化人才。加强传统制造企业员工的数字化培训,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让员工快速掌握数字化设备的操作、维修,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与辽宁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数字化人才的联合培养,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高校按照传统制造企业的需求制订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传统制造企业则给大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平台,提高大学生的数字技能,并熟悉生产流程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操作,以此增加数字化人才储备。引进数字化人才。地企联合制订数字化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引进条件和优厚的薪资待遇,重点引进高端数字技术研发人才和数字管理人才,让他们落户鞍山、留在鞍山,助力鞍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24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重 大 课 题 项 目 编 号 :as20241004)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