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设置需要动态优化

常 明

近日,山东大学宣布停招27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停招引发热议。这一事件看似教育领域的一次局部调整,实则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山东大学此次专业调整的核心并非简单的“停招”,而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升级。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传统专业被纳入“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新兴交叉学科体系,这种调整恰似“旧瓶装新酒”。正如清华大学将土木工程融入“土木水利海洋工程”大类专业,这种改革并非传统专业的消亡,而是通过学科交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兴的工程软件、人工智能等专业应运而生,既是技术革命的产物,也是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体现。专业动态调整的背后,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部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高校撤销专业点超过2000个,同时新增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专业点近3000个。这种“有退有进”的调整,本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精细配置。当传统专业无法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时,与其固守陈规,不如将师资、设备等资源投入更具前瞻性的专业领域。山东大学将土木工程升级为智能建造专业,既保留了学科积累,又注入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基因,进而实现了从“建造”到“智造”的跨越。面对高校专业调整浪潮,考生与家长需要具有更加科学的择校观,透过专业名称的表象,关注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站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专业调整犹如高校发展的“新陈代谢”,既不是否定传统学科的价值,也不是盲目追逐热点,而是通过持续创新保持教育活力。当社会能以更开放的姿态理解这种变革,当青年学子能超越专业名称去追寻知识本质,中国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完成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跨越。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