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回收利用 互助式发展奏响乡村振兴“双赢曲”
春阳暖照,在岫岩苏子沟镇的田野间,一幅忙碌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正在展开。养牛户葛金伟正和工人们穿梭在田间,对秸秆进行打包运输。随着车辆轰鸣声,一捆捆打包成型的秸秆被装车运往养殖场。这看似平常的劳作场景,却是岫岩在秸秆循环利用上的生动实践。通过把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村民与养殖户的互补式发展。
在过去,每到玉米收割季,秸秆的处理就成了村民们的一大难题,要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人工灭茬,要么选择直接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今,养殖户葛金伟提供的秸秆回收服务,就为村民们解决了这一困扰。葛金伟和村民达成服务约定,通过回收秸秆,不仅能帮农户轻松解决秸秆处理的问题,还能使农户获得一点额外的收益。“蚂蚱也是肉嘛,虽然一亩秸秆卖不了多少钱,但省着咱们自己动手了,这不一举两得了。”村民们纷纷表示。
对于养殖户葛金伟而言,把这些打包回收的秸秆拉回自家养殖场后,就可以用作喂牛的饲料,有效地节约了养殖成本。“以前购买饲料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现在通过回收秸秆,不仅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还降低了成本。”葛金伟说。
秸秆回收利用,需要供需双方秸秆回收利用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岫岩不断探索引导秸秆循环利用发展之路。在苏子沟镇,虽然秸秆更多地被作为饲料回收使用,但这一模式的理念与农户的实践相互呼应,共同推动着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据了解,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鞍山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使更多人意识到了秸秆的利用价值,积极参与到秸秆回收利用的事业中来。在苏子沟镇,通过常态化宣传和监管,村民们焚烧秸秆的现象已大幅减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
在禁烧监管方面,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巡查正在逐步推广,以此加强对秸秆焚烧的管控。广大农户逐渐认识到秸秆回收利用的好处,不再随意焚烧秸秆,大多数群众都能积极配合回收工作,为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未来,岫岩相关部门还将在秸秆循环利用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不断完善秸秆收储体系,提高秸秆回收的效率和规模,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探索秸秆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岫岩的秸秆循环利用将取得更佳的成果,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岫岩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赵宇泽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B2-20150311-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