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言
前不久,我市消防救援部门迅速反应,帮助一名手指被车链条卡住的儿童转危为安。这件事也给全市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在暑假期间,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平安快乐度过假期。
暑假期间,少年儿童在家的时间增加,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并对其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关于水、电、燃气方面的安全常识,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家中的各种电器设备等,以免发生意外。很多家长会利用暑假带孩子外出游玩,在出游过程中,要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和景区、景点的安全管理规定,不擅自进入景区、景点的未开放区域。特别是要远离危险水域,不去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地游泳。计划在假期安排孩子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以及学习舞蹈的家长,要对相关健身场所和培训机构的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教练的资质等内容进行全面了解,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锻炼、学习环境。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与教练充分沟通,确保训练内容循序渐进,不做超过孩子承受能力的危险动作。
安全无小事,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教育和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未成年人的看护工作,让他们度过一个平安而又有意义的假期。
今年“618”期间,价格保护政策的模糊不清演变成一场争议不断的维权风波。从某一网红直播间到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者在价格“断崖式”下跌中感受到了“背刺”之痛。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当前电商价格保护机制的诸多缺陷,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价格保护政策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有待提高。多位消费者在“618”期间购买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后,发现其他平台价格更低,但在寻求差价补偿时遭遇挫折。这反映出当前电商平台的价格保护政策存在透明度不足、规则复杂难懂的问题。这种情况容易引起误解,不利于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只有让价格保护政策更加透明清晰,才能真正发挥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信心的作用。
跨平台价格保护机制亟待完善。今年“618”期间,不同平台之间商品价格差异很大。有消费者在某直播间购买的商品,比其他平台的售价高出600多元。这种跨平台的价格落差,是引发争议和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电商平台的价格保护政策仅限于本平台内部,无法覆盖其他平台。虽然这种做法降低了平台的运营成本,但显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预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跨平台的价格保护机制,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网络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