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的隐蔽性、智能化,电子数据取证难,跨境服务器、虚拟账号等导致追查成本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铁东区人民检察院的大数据显示,新型犯罪手段不断更新;复合骗局增多,快递业个别从业人员也参与犯罪。而且受害人群体凸显,老年人、女性正在成为被欺诈的重要对象。犯罪分子借助不断更新的互联网、电子通信等科技手段,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量身定做”诈骗话术,精准挑选犯罪目标。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证据链固定难、侦破难、追赃挽损率低的特点。但随着技术进步,电信网络诈骗的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打击力度加大。2023年12月至今,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约40件。受理由电信网络诈骗衍生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近百件,人数同比下降约25%;受理电信网络诈骗下游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案件80余件,人数同比下降约30%;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的偷越国(边)境案件近10件,人数同比上升约40%。
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传统犯罪手段层出不穷。通过向被害人拨打诈骗电话,引导其刷单等行为进行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银行、保险公司等人员身份进行诈骗。该院办理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冒充腾讯客服,以保监会软件检测到被害人有一个百万医疗保险需要退订为由,添加被害人微信,让其下载APP,下载注册后加入链接,从而操作被害人的手机屏幕及手机银行APP,转移银行卡内钱款。
二是新型犯罪手段不断更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中下游各环节组织清晰、分工明确,作案手法持续翻新。例如,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通过两个不同的手机,分别接通电信网络诈骗人员及被诈骗人员,使得电信网络诈骗人员得以实施犯罪,并在物理层面上隔断侦查人员通过拨号电话对其追踪。
三是复合骗局增多。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在国外软件“电报APP”上通过微信添加其上线好友,通过帮助邮寄带有二维码的卡片快递,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引流推广,该二人分工明确,在较长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为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邮寄大量的卡片快递,形成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已经成为诈骗链条上的固定环节。同时,其同案犯作为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明知邮寄二维码卡片上的行为可能涉及电信网络诈骗,仍然帮助犯罪嫌疑人邮寄此类快递上万单,并且在邮寄过程中使用他人名义作为发件人。
四是受害人群体凸显。老年人、女性正在成为被欺诈的重要对象。犯罪分子借助不断更新的互联网、电子通信等科技手段,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精准挑选犯罪目标。
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的打压态势。首先是,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办理涉缅北“回流”人员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案件,同时既依法惩治协同犯罪人员,又加强对相关偷越国(边)境犯罪的惩治。
坚持查证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会同公安机关强化工作衔接配合,全流程开展追赃挽损,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多次走进校园开展活动,讲解真实案例,分享常见网络诈骗手段。针对学生们常见的赠送游戏装备、红包返利、追星等电信诈骗类型进行分析,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沉迷和网络诈骗。
并利用新媒体,以检察院新媒体,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载体,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及典型案例。以真实案件为基础改编多部普法短剧,提醒群众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注意甄别冒充亲属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
作者: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