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老幼共托”拓展“一老一小”照护新思路



观 海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面临挑战,尤其是对于既要照顾年幼子女、又要赡养老人的家庭压力更大。在此背景下,“老幼共托”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为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老幼共托”模式,通过在同一空间内融合养老与托幼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代际交流。重庆市首家嵌入养老服务的幼儿园便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该幼儿园将闲置楼层改造为养老服务站,不仅为老人提供便利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还节约了改造成本。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顾之忧,还促进了代际融合,满足了老人和孩子的双重照料需求。目前,“老幼共托”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北京市、山东省济宁市、山西省太原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纷纷试点,通过将托育点嵌入养老服务驿站、将养老服务中心搬进幼儿园等方式,“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两大难题。“老幼共托”的潜力正在被挖掘,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老幼共托”相关企业达36.2万余家。

然而,“老幼共托”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和托育结合模式,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急需通过改革打通堵点,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首先,“一老一小”分属不同部门主管,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存在困难。当务之急是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要联手协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共同推进“老幼共托”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托育机构转型为“老幼共托”机构,需要对场地、设施等进行改造和提升,合理设计功能空间,政府部门应完善政策法规,对建设“老幼共托”机构的单位给予资金补贴、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并统一和规范监管标准。此外,还要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老幼结合服务”课程体系,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更好满足“老幼共托”模式对高素质服务人员的需求。“老幼共托”模式不仅是对已有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的探索创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务实举措。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一模式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一老一小”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照护服务。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