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夯实制造优势 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昊 何思颐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鞍山依托钢铁资源构建起以重工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但在新经济浪潮下面临转型压力。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融合航空制造、智能技术、场景应用等要素,为鞍山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遇。2025年,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制造业优势谋划引进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制造企业,支持海城市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发展低空经济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跃迁的重要路径,既是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微观实践,更是鞍山实现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鞍山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鞍山已构建“政策先行+场景突破+生态聚合”的发展框架。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制度供给。成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引领汇聚多方资源整合赋能。其中海城市于2024年6月发布的《海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以“无人机+应用场景”为核心,布局文旅、物流、应急救援等六大领域,配套出台专项产业基金与税收优惠政策。低空经济产业协会联合军众科技、辽宁科大等20家企业及高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在应用场景上加速落地实践。与中国电信、圣翔航空等企业签约,推进“涵道灭火系留无人机”等项目。开设涵盖飞行操控、AI避障等培训课程,年培养技术人才超百人,为产业提供人力储备。在基础设施上与加强区域协同。依托沈阳航空产业“双核一基地”布局,共享沈飞民机等头部企业资源,共建低空飞行服务站和空域管理平台。2025年启动的菱镁新材料研发基地,重点攻关航空级镁合金材料,已与腾盾科技等企业达成技术转化协议。

国内低空经济先行城市的经验与启示

2024年2月,深圳市实施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即《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确立“分类空域管理+商业化运营标准”框架,提出推动建设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2024年7月,苏州市发布《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成为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已签约低空经济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900亿元,新签约低空经济产业基金19个,总规模超200亿元。安徽省打造合肥、芜湖两大核心城市,规划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800亿元,规上企业力争达到240家左右,通用飞机与无人机飞行力争达到1.5万小时与200万小时,通过“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场景,建设通用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并给予运营补贴。

鞍山可以以“场景牵引+先行先试+开放共赢”的模式,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优先发展工业巡检、矿山监测、山区应急等特色场景,因地制宜促进“场景牵引”的发展模式;制定符合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区位特色的产业促进与管理条例,拓展“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实践;进行前瞻性产业布局,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吸纳行业头部企业,构建“开放共赢”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生态。

鞍山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前瞻战略布局,强化空域改革与政策配套。加快布局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网络,优先在矿区、旅游景区建设起降点,配套能源补给和监控设施,推动空域分类划设。联合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促进会,筹划申报“辽中南低空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参照深圳经验,制定《鞍山市民用无人机管理条例》,探索“告知承诺制”简化流程。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引导专项基金,对eVTOL、氢燃料电池系统等前沿技术与设备的企业研制给予补贴。

场景牵引培育,构建“3+X”特色场景体系。以“工业+农业+文旅”三大核心场景为基础,创新探索跨山、跨域、应急等多元场景需求。依托鞍钢等企业,开发无人机炉窑巡检、矿区三维建模等应用。推广“无人机+物联网”模式,建设农业无人机服务示范区。联合千山等景区,设计“低空观光走廊”,开发VR飞行体验产品。开发药品要件急送等城市即时配送、森林火灾智能监测等新场景。探索“氢能产业+低空经济”协同模式,建设近途支线物流无人机的“研发—测试—量产—运营”全链条场景。

提升数字赋能,夯实基础设施与数字底座。规划1个城市综合起降平台与4个区域专业起降点的“1+4”起降网络,统筹建设配套充电、氢气加充、维修设施以及既有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论证建设低空飞行模拟训练基地,规划接入国家低空智联网,部署高精度定位系统,实现飞行器“一网统管”。搭建鞍山低空经济大数据平台,整合空域、企业、飞行数据等资源,提供航线智能规划服务。

融合地区产业,深化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联合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上海重塑能源集团、亿航智能等,吸引无人机发动机、无人机机身、轻量化部件等项目落地。探索建设“东北低空经济走廊”,共建应急物资空中运输网络。积极探索,与营口港合作“无人机+海运”跨境物流模式;与辽宁科大、大连理工大学等合作开展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培训,攻关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等关键技术。

鞍山发展低空经济,既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围之战,也是拥抱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锚定政策创新方向、场景突破创造价值、生态聚合释放动能,鞍山一定会在低空经济“黄金十年”中书写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