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周雨访谈人全媒体记者王尤
周雨,1947年 12月20日生于大连,1949年1月迁来鞍山。先后就读于鞍钢第一幼儿园、鞍山市白鸽幼儿园、鞍山实验小学、钢都小学、鞍山二中、鞍山一中。1971年任中学教师。1973——1974年在辽宁师大上学,毕业后,先后在鞍山市农机厂、鞍山职工教育办公室、鞍山市教育局工作。
父亲周民,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历任科长,鲁中金矿局长,龙口工商局长,辽南贸易局副局长兼银行行长,鞍钢经理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
母亲李立之,1940年参加革命,历任组织科员、科长,鞍钢技校党总支书记,市妇联副主席,鞍山市税务局科长,市计委处长。1954年起历任鞍山市铁东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市轻工局党委书记、市妇联主席、市委委员、市邮电局党委副书记。
在我们家的户口本上,记载着我家是1949年1月从大连迁到鞍山的。据父亲说,当年他在大连辽南贸易局担任副局长,是肖华找他谈话,调他到鞍山钢铁公司任财务处长,于是我们全家便搬到了鞍山。记得刚来时,我们住在现在钢铁研究所右前方一个叫“小野田”的地方,是一栋二层小楼。几个月后,又搬到了台町——也就是现在的东风街63号,那是一处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
印迹
那时我家这趟房共有五户:我家是第一户,第二户是曹广敩,第五户是王群伯伯家。因为王伯伯的爱人是鞍钢第一幼儿园的院长,我们常去他家玩,所以印象特别深。邻居曹叔叔有个儿子叫曹山高,比我大一岁,我经常去他家玩。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妈妈非常漂亮。后来他父亲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等到1973年我在大连再见到曹山高时,他已经不记得我了。
到鞍山不久,我刚一岁半,似乎刚有点记忆,就上了鞍钢第一幼儿园。同班小朋友有孔达、王明仁、林凯风、岳东生、沙晓文、尹滢利等。那时的老台町周围围着铁丝网,还有警卫站岗。
我家门前左前方是一个小操场,平时我们就在那儿玩耍,有时还会放映露天电影。往东走不远就是东山宾馆(当时叫“东山公寓”),那里住着不少苏联专家。父亲常带着我和弟弟周林去吃俄罗斯西餐,我们特别喜欢面包配果酱和黄油,这种口味一直延续到现在。东山宾馆右前方是游泳池,父亲很喜欢游泳,夏天就带我去那儿。我不会游,只能在池边玩,一群小朋友也都在那儿。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我在游泳池认识了林泓志。那天,一群小朋友围着一个比我们大四五岁的男孩,他穿着及膝的足球袜,坐在石凳上告诉我们他叫“林林”。就这样,我认识了林泓志大哥。
1952年,我家搬出了老台町,迁到市委大院。我和弟弟周林也从鞍钢第一幼儿园转到了鞍山市白鸽幼儿园。
父亲
1916年,父亲出生在山东长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周家靠“半年糠菜半年粮”勉强维持生计,家中有三子一女,父亲是幼子。9岁时,祖父咬牙让他读了三年书,后因无力支撑,转读私塾,艰难完成了初小学业。1937年秋,他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次年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后,被组织上选送山东“抗大”学习;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分配到中共山东分局财委会,从此开始了在党领导下的财经工作生涯。1940年5月,他被任命为鲁中贸易局副局长兼金矿总局局长;1943年1月,奉调胶东行政专署,出任北海地区矿务局副局长;1944年,又调任黄(黄县)招(招远县)工商管理局局长。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到两个月,时任胶东龙口特区工商管理局局长的父亲,奉命到东北执行一项任务,接洽的安东省贸易局长将他引荐给了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安东省委书记肖华。
“周民同志,你就留在这里,不要回去了。”肖华用带有命令的口吻说,转而又解释道:“你是做经济工作的,东北有森林、煤矿,物资极为丰富,你不在这里开辟财源,还到什么地方去呢?”“肖司令员,我留下来可以,只是山东那边……如果山东党组织同意,我即执行。”父亲当时显得为难,肖华当即说道:“我们会与山东党组织联系,就这么决定了。”
父亲留在了安东,很快就被派往了由苏联军队接管的大连。临行前,肖华亲自签发给他一本写有中苏两国文字的通行护照,还送给了他毛泽东和朱德的照片,叮嘱道:“如遇苏军哨卡,可持照片,说你是‘朱毛’的兵即可通行。”
在大连,父亲作为安东省贸易局第一分局局长,以经营土特产为名,实则以保障军需为主,先后开办了“裕大号”“裕泰号”等贸易商行,贸易搞得越来越活,买卖做得越来越大。不久,父亲转任辽南贸易局副局长,局机关派有一个警卫连保卫,全部装备的苏式转盘冲锋枪;随其行动的警卫班,一律配备德国造匣子枪。已改任南满军区副司令员的肖华见到他,开玩笑地说:“周民,你的警卫连,比我的警卫连装备还好呢!”
1947年,经中共南满分局批准,在辽南地区成立银行,发行货币,以替代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辽南贸易局副局长的父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辽南分行行长,流通的钞票上并印有他的名章。所以,在当时,他也就成为了这一地区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名人。
1948年11月初,沈阳解放。之前,东北局决定在哈尔滨召开的一个会议临时取消,父亲与到会的各地财贸厅局领导干部,随同东北局副书记兼财委主任陈云前往沈阳接收。在沈阳,辽宁省省长杜者蘅亲自找到父亲,要求他回到辽南工作;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吕东也找到他,希望他转到工业部门。双方僵持之中,父亲暂回到了辽南。刚刚落脚,东北局三天三次电报,催他速到东北工业部报到。原来,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吕东经张闻天请示陈云同意,决定把他调到鞍钢,任职令已于当年的12月下旬正式下达。
1949年1月3日,父亲到东北工业部报到的当天,吕东与他谈话,强调说目前财经任务繁重,让他暂任鞍钢经理处处长,专管财经工作。在鞍钢,父亲所主管的经理处包含的管理职能最多、业务范围最广,几乎涵盖了产供销的全部经营、核算、管理业务。
就这样,父亲从山东山村走出的贫苦少年,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