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非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级都肩负重要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更能引导他们将这种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和创新活力,为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鞍山历史文化特色与精神传承
鞍山地区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通过实地参观、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鞍山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魅力,能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作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鞍山有着辉煌的工业发展历程。鞍山的工业文化体现了中国产业工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价值观一脉相承。将鞍山的工业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为鞍山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优化课程体系。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研读等。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例如,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讲座、诗词朗诵比赛、书法绘画展览、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传统文化社团,自主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加强与鞍山本地的文化机构、企业、社区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调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例如,安排学生参与鞍山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参加社区的文化建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实际行动。
用好新媒体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账号,定期推送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文化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引导学生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鼓励学生关注鞍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为解决实际问题出力献策。
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鞍山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例如,文学、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创作以鞍山历史文化、工业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宣传鞍山的文化特色;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鞍山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鞍山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鞍山的文化繁荣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鼓励学生投身鞍山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鼓励他们毕业后留在鞍山,投身到鞍山的振兴发展中。高校可以与鞍山本地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鞍山的产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激励学生在鞍就业创业,在鞍山这片热土上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从文化自信走向行动自觉,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不断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鞍山的建设发展实践,在为鞍山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鞍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