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沈璐佳)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以“五维联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强化党的领导、深挖本土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强师资队伍、完善协同体系,着力构建具有鞍山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世娟介绍,鞍山大中小学幼儿园将立足本土资源,将劳模精神、钢铁文化等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开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特色课程,用“鞍山故事”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同时,组织开展“走进辽宁‘六地’”“同上一堂文艺精品思政大课”等主题活动,以沉浸式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在改革创新方面,我市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学伴、数字导师等人工智能教学新模式,打造“空中家长课堂”“社区公益教育”等社会化课堂。通过情景式体验、参与式感知,构建“课堂+活动+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
此外,我市聚焦师资建设,实施思政教师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大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高校访学等联动机制,并通过人才引进破解学科结构性缺员问题,着力培育“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团队。
目前,鞍山已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强化教学、教研、人才资源整合,形成“互助互补、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刘世娟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思政课内涵建设,让思政教育既有“钢铁意志”的硬度,又有“春风化雨”的温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鞍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