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鞍山的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迫切需要在推动振兴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经过多年发展,鞍山工业基础雄厚,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动能转换滞后等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鞍山抢抓重大机遇,从创新体系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人才引育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研发中心、实验室、公共检测等平台建设,强化政策、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82个,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93家;高新技术企业481家,雏鹰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188家,总量均居全省第三位。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立足钢铁、菱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技术升级改造、数字化改造、节能改造和环保改造为抓手,聚焦钢铁、菱镁、化工、纺织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同时,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人才引育方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面实施“钢都英才计划”2.0版,构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产业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生活服务环境,让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在鞍山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成果有回报,不断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科学制定创新发展规划,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各方创新资源,紧盯行业发展最前沿,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以改革为动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明确创新发展的路径和重点领域,形成推动创新的系统性、全局性工作格局,创新驱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创新要素供给、资源配置中,强化规划引领、政策协同,提升效能、形成合力。
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创新型企业的梯度培育。
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具有鞍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是鞍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立足鞍山实际,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动摇,不断深化创新实践,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新旧动能转换,为实现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鞍山市千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