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名
近日,鞍山师范学院举办绘画心理减压活动,通过艺术表达实现情绪释放与心灵疗愈。近年来,在知识压力、就业焦虑、人际交往等多重挑战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愈发复杂。如何创新方法、有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需要更多富有创意的干预方案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讲座、咨询、团体辅导为主,形式相对单一,较难全面触达内向、羞于表达的学生。而像鞍山师范学院开展的这项活动,借助图像、色彩和创作过程,让学生在“无声的交流”中释放情绪、表达内心,是对传统心理干预手段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要举一反三,多措并举护航大学生心理健康。一是采用“声音实验室”方式减压,通过专业音乐治疗师指导,让学生进行声音创作、即兴演奏和情绪表达。其中,可以使用各类乐器,甚至利用日常物品创造独特的声音叙事,将内心的紧张、焦虑转化为音乐语言,在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二是采用“微型剧场”方式减压,邀请专业人员设计互动剧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性的表达,深入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多举措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说到底是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唯有从当代大学生身心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在时代发展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