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 婆

◎李凤珍

小孩子往往都有偷吃饺子馅的历史。男孩子没什么,大不了挨一筷头子。女孩子则会听到母亲的训斥:长大了非找一个让你受气的厉害婆婆。

真是让母亲言中了。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小脚女人,有着固执倔强的脾气和吃苦耐劳的个性。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婆婆一家从山东老家到鞍山落脚,没有户口,就靠她摊煎饼支撑一个家。她做的煎饼筋道好吃,又足斤足两,很受欢迎。她摊煎饼,老爷子称重,三个儿子抬水的抬水,拉磨的拉磨。一家人默默地忙碌着,收着一斤煎饼几分钱的利。因为大儿子荣获战功,凭借特别嘉奖书她们家上了户口。哥仨陆续长大,有了工作,一起动手翻盖了房子,青堂瓦舍。

说起来,街道主任是我的红娘。母亲佩服婆婆的要强能干,一家人勤劳朴实,于是我成了老聂家的儿媳妇。结婚的那天晚上,丈夫对我说:我妈会很厉害,但不管是对是错,我妈都是对的,她是老人。

结婚的第二天晚上,大红喜字、喜鹊登梅的门帘……我正开着灯欣赏新房。忽然一声喝斥:“什么时候了还开着灯!费电还招小偷。”吓得我一激灵,赶紧拉绳闭灯。

新婚后的一个周末清晨,婆婆敲着窗户,喊道:“太阳照腚了还不起来,什么过日子派头!”吓得我一骨碌爬起来。

一天中午我回家,看到家里来了两个要饭的老太太。婆婆招呼她们进屋,拿出饽饽和菜,又倒了一碗热水,临走还送她们两件旧衣服。看着她们的背影,婆婆对我说:“记住,要饭的来了给他们一口,你穷不了!”

那时小叔子还没有成家,公公就去世了。婆婆为了老儿子能体面地结婚,不给哥嫂们添麻烦,年过古稀的她一边为我们带孩子,一边见缝插针地做点小买卖。那年冬天,我看到凛凛寒风中的婆婆戴着单薄的方巾摆着地摊,惭愧地解下羊毛长围巾,换给她。婆婆冲着旁边的熟人自豪地笑,而我的心是那样的酸楚。

婆婆耄耋之年和我住在一起,那段时间正赶上单位不景气,我骑着自行车早晚出去卖馒头。每天很晚,婆婆帮我拢账。她把一毛两毛、一元五元十元的钱分别捋好,将五张一分纸币拧成一个便笺,把第二天上货的钱用橡皮筋套好,放在一边。不管你挣了几元钱或者不挣钱,她都笑呵呵地说:“不少,不少,动就比不动强!今儿个不挣,昨儿个还挣了呢。”等我睡着,她悄悄给我补好衣兜,在黄胶鞋里垫上她千针万线纳的厚鞋垫。

一天晚上卖完馒头回家,只见婆婆头上脸上身上都沾着面粉,萌萌地笑着:“进屋吃饺子,白菜馅的,这就下锅。”真难为她了,快九十岁了,一个人包的饺子。

这就是让我怕过爱过,想她念她的婆婆。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qianhuaweb.com.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